当前位置:首页> >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 郎梦亮郎梦亮
  • 2025-05-09 12:45:23
  • 165

1862年中国近代第1所新兴学校在北京建立
  京师同文馆.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而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
  考点:近代教育点评: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地加深,中国同西方的联系也不断的加大,中国的近代教育也逐渐的发展起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设立了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在维新变法中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培养变法人才。在此后,清政府先。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这两所学校所产生的影响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了班级授课制,所以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馆内还附设印刷所,译印西方近代科技、世界历史和外国法典等书籍。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第一次改革旧传统教育的尝试,也培养了一批外国语人才。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高等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
  C

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试题分析: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故选D。时务学堂、强学会、京师大学堂都是戊戌维新。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创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性质: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

京师大学堂相对于京师同文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变化的社会背景
  社会需要经世执用的人才,和中国相对的落后于西方列强,统治者希冀实用人才改变现状。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京师大学堂则是希望可以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京师同文馆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

戊戌变法中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建立京师大学堂的目的是什么
  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戊戌变法中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建立京师大学堂的目的是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才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仍然沿用科举制度的直接原因是
  D京师大学堂由维新派戊戌变法的产物,与洋务运动无关。A不选。戊戌变法内容里没有提出要废除科举制的要求。B不选。变法诏书没有全部废除,因为创立京师大学堂就是变法诏书关于教育方面的变法内容之一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

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不是京师大学堂今天考试选择题我选了维新变法
  好像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这个我上学期学过人教版8年级册有

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
  京师大学堂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校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